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赛程 > 正文

回声报官网,回声报

回声报官网,回声报

今天给各位分享回声报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回声报官网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一览: 1、何为柏林版报纸 2、...

今天给各位分享回声报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回声报官网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何为柏林版报纸

柏林版式柏林版式Berliner FormatBerliner,欧洲大陆流行的三种主要报纸版式之一,主要由报纸尺寸作为区分,由尺寸的不同进而在决定内容的编排。采用这种版式的报纸通常的尺寸为470 mm × 315 mm(18 inch × 12.4 inch,《卫报》的印刷面积实际上为287 mm × 443 mm,其余留白)。与小报版式Tabloid相比略高略宽,比大报版式Broadsheet略矮略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这种尺寸的报纸就已经由专门设计的报纸滚筒轮转印刷机印刷。采用这种版式的报纸有:法国的《世界报》(Le Monde)、《回声报》(Les échos)、德国的《每日新闻》(Die Tageszeitung)、意大利的《共和报》(La Repubblica)、比利时的《早报》(De Morgen)克罗地亚的《晚报》(Vecernji List)、等等,英国的《卫报》(The Guardian)是英国第一家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家采取这种版式的报纸。在美国,印第安纳州拉法叶市的《信使报》(Journal and Courier)于2006年7月31日也改版为Berliner。容易混淆的是,尽管柏林出版的《柏林日报》(Berliner Zeitung)经常简称为Berliner,但它并不使用Berliner版式,如此简称只是因为它诞生、出版于柏林。

修改一篇文章

第二天下午,当我们讨论起这个案件的时候,福尔摩斯说:“在我的记忆里,再也没有比这件案子更为精彩的了。它虽然很简单,但是其中有几点却很值得深思。”

“你认为它很简单吗?”我情不自禁地问。

“是的。”福尔摩斯说。看到我满脸的惊讶,笑了起来。“你想想,没有任何人的帮助,仅仅经过一番平常的推理,我就在三天内捉到了这个罪犯,这就能证明这个案子其实是很简单。”

福尔摩斯接着说:“好吧,我把我进行推理的各个步骤跟你说一下吧。我是步行到屋子里去的,在街道上我很清楚地看到了一辆马车的车轮的痕迹。经过研究,我确定这是一辆出租的四轮马车留下的。接着,我就慢慢地走到了花园中的小路。我看到,最初经过花园的那两个人的足迹,这就构成了我的第二个环节。这个环节告诉我,夜间一共有两个来客,一个非常高大,这是我从步伐长度上推算出来的;另一个衣着入时,这是从留下的小巧精致的靴印上判断出来的。

“当我走进屋子时,这个推断就得到了证实。那穿着漂亮靴子的先生就躺在我的眼前。如果这是一起谋杀案的话,那么那个个子高大的来客就是凶手。我闻了一下死者的嘴唇,闻出有点酸味,因此我就得出结论:他极有可能是服毒而死的。从他脸上那种忿恨和恐俱的神情来看,他是被迫服的毒。当墙上的血字和戒指被我们发现以后,问题就能确定了。很明显,凶手曾经用这只戒指使被害者回忆起一个已死的、或者是不在现场的女人。

“接下来,我开始对整个屋子进行了仔细的检查。检查结果,使我更加确定凶手是个高个子,他抽印度雪茄,他留有长指甲。而且我发现,凡是有血迹的地方,就会留下凶手的足迹。很少有人会在感情激动的时候如此大量流血,所以我大胆地推测,这个罪犯很可能是个身强力壮的人,而且脸的颜色发红。

“离开屋子以后,我马上给克利夫兰警察局长拍了一封电报,询问了关于伊瑙克•锥伯的婚姻。电报中是这样说的,锥伯曾经指控过一个命叫做杰弗逊•侯波的旧日情敌,而且请求过法律保护,这个侯波现在正在欧洲。

“然后,我又开始了更为精细的调查。我观察了街道上的一些痕迹,拉车的马曾经挪动过位置,如果有车夫在,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赶车的人如果不在这个屋中,他又能去哪里呢?一个神智正常的人,能在一个肯定会泄露他秘密的第三者面前进行作案吗?另外,如果一个人想在伦敦城中到处跟踪另一个人,除了做一个马车夫,还有更好的办法吗?考虑过这些问题后,我就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与锥伯一同走进房间的不是别人,就那个马车夫!马车夫和杀人犯是同一个人,而杰弗逊•侯波,肯定就是凶手,他就是那个马车夫!

“后来,我让一些街头的流浪儿组成了一支侦查队,派遣他们到伦敦每家马车厂去打听了一下,一直到他们找到了杰弗逊•侯波为止。明白了吗?整件案子就是这么简单。”

“真是妙极了!”我不禁喊了起来,“你应该发表这个案件。如果你不愿意的话,我去替你发表。”

“谢谢!”福尔摩斯回答我说,“不过,你先看看这个吧。”他一面说,一面递给我一份报纸。

这是今天的《回声报》,报纸上已经详细讲述了这个案件。

一定要给分 我花了半个小时

世界上的十大报纸是哪些?

美国:

今日美国(USA Today)

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

金字塔报(Al-Ahram)

纽约每日新闻报(New York Daily News)

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

纽约邮报(New York Post)

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 Tribune)

基督科学教箴言报

圣何塞信使报

古巴:格拉玛报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先驱报

巴西:

巴西日报

英国:太阳报(The Sun)

每日邮报(The Daily Mail)

每日镜报(Daily Mirror)

每日快报(Daily Express)

每日星报(Daily Star)

泰晤士报

星期日泰晤士报

金融时报

观察家

每日电讯报

卫报

法国:

西法兰西报(Ouest France)

晚邮报(Corriere della Sera)

共和国报(La Repubblica)

德国:图片报(BILD)

WAZ汇报(WAZ Mediengruppe)

科隆汇报(Zeitungsgruppe K?ln)

世界报

法兰克福报

镜报

意大利:新闻报

晚邮报

俄罗斯:

莫斯科共青团报(Moskovskiy Komsomolets)

劳动报(Trud)

消息报

真理报

莫斯科时报

莫斯科新闻

捷克:

布拉格邮报

保加利亚:索菲亚回声报

梵蒂冈:

罗马观察家

奥地利:

新克朗伦汇报(Kronen Zeitung)

荷兰:电讯报(De Telegraaf)

爱尔兰:爱尔兰时报

日本:

读卖新闻(Yomiuri Shimbun)

朝日新闻(The Asahi Shimbun)

每日新闻(Mainichi Shimbun)

日本经济新闻(Nihon Keizai Shimbun)

中日新闻(Chunichi Shimbun)

产经新闻(Sankei Shimbun)

东京体育报(Tokyo Sports)

日本体育报(Nikkan Sports)

北海道新闻(Hokkaido Shimbun)

日本体育报(Sports Nippon)

现代日报(The Nikkan Gendai)

富士晚报(Yukan Fuji)

静岗新闻(Shizuoka Shimbun)

产经体育报(Sankei Sports)

和气新闻(Hochi Shimbun)

西日本新闻(Nishinippon Shimbun)

体育日报(Daily Sports)

东京新闻(Kyoto Shimbun)

神户新闻(Kobe Shimbun)

中国新闻(Chugoku Shimbun)

河北新报(Kahoku Shimpo)

韩国:

朝鲜日报(The Chosun Ilbo)

中央日报(Joongang Ilbo)

东亚日报(Dong-A Ilbo)

新加坡:

联合早报

海峡时报

菲律宾:

商报(华文)

星报

每日调查

印度尼西亚:

雅加达邮报

马来西亚

南洋商报

星洲日报

国际时报

东盟新闻

印度:

觉悟日报(Dainik Jagran)

印度时报(The Times of India)

帕斯卡日报(Dainik Bhaskar)

美丽马拉雅拉报(Malayala Manorama)

古吉拉特报(Gujarat Samachar)

喜欢市场报(Ananda Bazar Patrika)

安那都报(Eenadu)

印度斯坦报(Hindustan)

祖国报(Mathrubhumi)

印度徒报(The Hindu)

旁遮普狮报(Punjab Kesari)

拉贾斯坦祖国报(Rajasthan Patrika)

卓见日报(Daily Sakal)

今天报(AJ)

每日电讯报(Daily Thanthi)

传讯报(Sandesh)

印度斯坦时报(The Hindustan Times)

泰国:

泰国早报(Thai Rath)

新闻日报(Daily News)

一针见血报(Kom Chad Luek)

民意报(Matichon)

新新闻报(Khao Sod)

巴基斯坦:

战斗报(Jang)

黎明报

尼泊尔:

尼泊尔新闻

以色列:

哈阿雷兹

伊拉克:

伊拉克新闻

约旦:

约旦时报

阿联酋:

Khaleej时报

巴勒斯坦:

耶路撒冷时报

大洋洲:

澳洲日报

非洲:中东时报(埃及)

参考资料:

露西·莫德·蒙哥马利的介绍

露西·莫德·蒙哥马利,加拿大女作家,1874年11月30日生,擅长小说创作。

代表作品为《绿山墙的安妮》,被誉为“世界上最甜蜜的少女成长故事”。马克·吐温评价道“安妮是继不朽的爱丽丝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形象。

中文名

露西·莫德·蒙格玛丽

外文名

Lucy·Maud·Montgomery[1]

别名

莫德

国籍

加拿大

民族

加拿大人

人物经历

1874年11月30日,露西·莫德·蒙格玛丽(Lucy Maud Montgomery,1874~1942)出生于加拿大的爱德华王子岛的克利夫顿(现的新伦敦)。两岁时,母亲克拉拉·伍尔纳·麦克内尔·蒙哥马利(Clara, Ann woolner, McNeil Montgomery)死于肺结核,作为商人的父亲休·约翰·蒙哥马利(John Montgomery)不久便再婚并搬离了爱德华王子岛,后定居于加拿大的西部地区,小露西则交由外祖父母抚养。从小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在卡文迪许村一所老式的四周都是苹果园的农舍里,参与各种农活的小露西,接受着外祖父母严厉和无情的教育。可幸的是,爱德华王子岛是加拿大最美丽的省份之一,它培育了小露西对大自然的终身热爱,这一点在她的作品中得到了强烈的诗意表现。自幼喜爱文学的她,九岁时开始写诗,十五岁时写的一篇作文获全加作文竞赛三等奖,并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首诗。1890年,露西被送到萨克其万的亚伯特王子城与父亲、继母一起生活,然而在一年后,她便又返回了外祖父母的家,再度与他们一起生活。1893年,露西在卡文迪许完成了学业后,她仅花费了一年的时间便在夏洛特敦威尔斯亲王大学完成了一个预计需要2年才能完成的课程,而且获得了教师职照。在1895年与1896年间,她在新斯科细亚哈利法克斯市的戴尔豪斯大学研习文学。在几个爱德华王子岛上的学校担任教职之后,露西于1898年回到外祖父母位于卡文迪什的家,不过当时她的外祖父已经去世了。1901年与1902年间,她在哈利法克斯的先锋报(Chronicle)与回声报(Echo)工作了一段时间。其间,她的两次热恋经历双双不快告终。在1902年,露西为了照顾外祖母,所以再度回到卡文迪许。在这段时间开始写下她的第一部著作——《绿山墙的安妮》。这部处女作在遭到五次退稿后,终于在1908年被美国波士顿的佩奇出版社慧眼相中,并一跃成为畅销书,一年中重印六次,第二年英国版也印刷了十五次。1906年,露西秘密地跟不久就要去苏格兰进修的牧师埃文·麦克唐纳(Ewan Macdonald)订婚,在1911年7月5日,也就在她的外祖母去世不久之后,两人结婚。因为麦克唐纳任职于安大略利斯克代尔(Leaskdale,位于欧克斯桥地区内)的圣保罗长老会教堂,所以他们举家迁移到安大略。婚后,他们总共有3个儿子:切斯特·卡麦隆·麦克唐纳(Chester Cameron Macdonald,1912年-1964年)、史都华·麦克唐纳((Ewan) Stuart Macdonald,1915年-1982年)与休·亚历山大(Hugh Alexander,1914年)。最小的儿子休·亚历山大于生产时死亡,这件事可能成为了女作家书中安妮的第一个孩子死亡(《梦中小屋的安妮》)的灵感。她在利斯克代尔的牧师住宅中创作了接下来的11本著作。这栋牧师住宅后来被卖给教会,成为了露西·莫德·蒙哥马利博物馆(Lucy Maud Montgomery Leaskdale Manse Museum)。在1926年,蒙哥马利全家搬到了位于安大略荷顿山地区的住所(现蒙哥马利纪念花园,可以从7号公路看到这个花园)。1942年4月24日,露西因冠状动脉血栓症病逝于多伦多,享年68岁。丧礼于长老会的教堂举行,在绿山墙农舍守夜之后,被葬于卡文迪许社区公墓。一年后,她丈夫也在此伴之长眠。

 共2张

10岁

墓地

露西的小说处女作《绿山墙的安妮》俘虏了众多女孩子的心,千百万崇拜者的信如雪片般飞到爱德华王子岛的女作家家里,希望知道“小安妮后来怎么样了?”有趣的是,大文豪马克吐温的金贵文字也挤在成堆的信件中,老吐温晚年虚弱凄凉,安妮的故事照亮了他的苦境。他激动快乐地写道:“安妮是继不朽的爱丽丝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儿童形象。”在读者的鼓励和支持下,露西认真地一本一本地把安妮的故事写成了系列。作为妻子和母亲的露西,除了负责一切家务事外,还担当起牧师太太的所有“社会工作”,如主日学校、圣诞演出、与各种各样的人谈心……在忙碌操劳的漫长岁月里,她每天还坚持挤出几个小时来阅读与写作,一辈子耕耘成果累累,共创作了二十多种长篇小说,以及许多短篇小说、诗歌、自传,还有十卷尚未出齐的私人日记。包括没有被出版的作品在内,露西一生的著作总共超过500部,她主要的著作被收藏在安大略的圭尔夫大学。从1980年代开始,她的所有日记逐渐由牛津大学出版社所出版。

个人作品

小说

1908年:《绿山墙的安妮》(Anne of Green Gables)

1909年:《少女安妮》(Anne of Avonlea)

1910年:《果树园小夜曲》(Kilmeny of the Orchard)

1911年:《说故事的女孩》(The Story Girl)

1913年:《黄金岁月》(The Golden Road)

1915年:《女大学生安妮》(Anne of the Island)

1917年:《梦中小屋的安妮》(Anne's House of Dreams)

1919年:《彩虹幽谷》(Rainbow Valley)

1921年:《壁炉山庄的丽拉》(Rilla of Ingleside)

1923年:《新月的艾米莉》(Emily of New Moon)

1925年:《艾蜜莉的诗样年华》(Emily Climbs)

1926年:《蓝色城堡》(The Blue Castle)

1927年:《艾米莉之恋》(Emily's Quest)

1929年:《玛丽哥尔德的魔术》(Magic for Marigold)

1931年:《纠缠的命运》(A Tangled Web)

1932年:《银色森林的芭特》(Pat of Silver Bush)

1935年:《芭特姑娘》(Mistress Pat)

1936年:《风吹白杨的安妮》(Anne of Windy Poplars)

1937年:《山丘之家的简》(Jane of Lantern Hill)

1939年:《壁炉山庄的安妮》(Anne of Ingleside)

短篇故事集

1912年:《安妮的友情》(Chronicles of Avonlea)

1920年:《安妮的阿冯利记趣》(Further Chronicles of Avonlea)1974年:《永恒的安妮・雪丽》(The Road to Yesterday)

1979年:《医生的恋人》(The Doctor's Sweetheart)

1988年:《安妮!与我同行》(Akin to Anne: Tales of Other Orphans)

1989年:《海滨恋曲》(Along the Shore: Tales by the Sea)

1990年:《Among the Shadows: Tales from the Darker Side》

1991年:《After Many Days: Tales of Time Passed》

1993年:《Against the Odds: Tales of Achievement》

1994年:《At the Altar: Matrimonial Tales》

1995年:《Across the Miles: Tales of Correspondence》

1995年:《安妮的圣诞节》(Christmas with Anne and Other Holiday Stories)

著作非小说

1934年:《Courageous Women》

1887年:《蒙哥马利诗集》(The Poetry of Lucy Maud Montgomery)

1916年:《夜巡警卫》(The Watchman Other Poems)

自传

1917年:《险峻的道路》(The Alpine Path: The Story of My Career)

1889年~1942年:《蒙哥马利日记选集》(The Selected Journals of L.M. Montgomery)

绿山墙农舍

绿山墙农舍坐落在卡文迪许村,它原是《绿山墙的安妮》的创作背景,现建成博物馆,室内再现了安妮、马修、玛丽拉的房间,仿佛他们是真实存在过的人物。女作家的墓在西边不远的地方,墓碑与绿山墙农舍遥遥相望,小说中令人神往的“情人的小径”、“闹鬼的森林”都围绕在墓地周围。入夜,可以听到“闹鬼的森林”的呼啸和“红色的海滨”的涛声。每年都有数以千万计的游客慕名而来,其中不少是来验证自己读小说时所留下的深刻印象的。一个作家在逝世后如此受人爱戴,一个作家的故乡能因为他笔下人物、景物的迷人魅力而成为一个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这在外国文学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寻访露西

作者:李文俊(外国文学专家)

一九八七年我写过一篇介绍一位英国女翻译家的文章,并且套用了一篇流行小说的题目,起名为《寻访康斯坦司·加尼特》。其实我也仅仅是在文字材料上追踪,并没有进行实地考察。一九八九年的六月,我倒真的有了一次寻访一位女作家的机会。这次走得还真够远的,一直去到大西洋西北角圣劳伦斯湾的一个海岛上。这一次我要寻访的是加拿大儿童文学作家,《绿山墙的安妮》(Anne of Green Gables)一书的作者露西·莫德·蒙哥马利(Lucy Maud Montgomery)。

回想起来,我之所以选中蒙哥马利女士作为我考察的对象,很有一点出自打抱不平的动机。我最早知道这位作家的名字,还是得自一九八六年中国某份报纸上的一篇报道。那篇“渥太华来讯”里说:“加拿大青年导演凯文·沙利文将加拿大著名女作家露西·蒙哥马利的名著《绿山墙的安妮》改编为电视连续剧,该剧在加拿大广播公司电视台播放,收看人数达五百五十万,超过了其它电视片。”报道里还提到:小说《绿山墙的安妮》发表于一九〇八年,写的是一个孤女的故事。马克·吐温读了这部小说后曾说“安妮是继不朽的艾丽丝(指卡罗尔的《艾丽丝漫游奇境记》中的小女主人公)之后最令人感动与喜爱的儿童形象。”我记得,看到马克·吐温的这句评语后我曾停下来沉思片刻。马克·吐温死于一九一年,他说这句话当然是在《安妮》一九〇八年出版之后,当时他已垂垂老矣,心情也不好,但是却如此推崇北方邻国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青年女作家的处女作,可见这本书里总是有不同寻常之处。我也曾翻阅过吐温的文艺论文集与自传、传记,未能查出这句话的出处,直到后来读了蒙哥马利的传记,才知道这是吐温写给她的一封信里的话。老吐温的书简与千百封儿童崇拜者的信件一起涌到蒙哥马利在爱德华王子岛村舍二楼的小书房里,这真是件不可思议的事!

一九八八年的夏天,我出乎意料地看到了《安妮》一书的中译本,马爱农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不是在书店的橱窗里,也不是在图书馆的新书架上,而是在一次会议的议事桌上。中国封面设计者笔下安妮的脸出现在一大堆裸露肉体的图像中间。如果有一天我会写自传,大可夸耀生平也曾救过风尘,因为在那次会上我站起来走过去把《安妮》从那堆精神鸦片中捡出来,告诉有关的人这一本绝对不是黄色小说。我看了看《安妮》的版权页,知道这本一九八七年八月出版的书印数为一万九千九百册,而稍后出版的《玫瑰梦》与《情场赌徒》印数分别为十万册与二十二万册。

我也曾注意过一些书评报刊,却从未见到有文章提到《安妮》的中译本,哪怕是一句。中译本像一片雪花落在初冬的泥地上,落下时是无声无息的,落下后马上就消融了。小安妮在中国的遭遇太可怜了。要知道这本书不但在英语国家是一本历久不衰的畅销书,而且被译成数十种文字,拍摄成无声、有声电影,搬上舞台,又改编成音乐喜剧。难道只有等同名电视剧在中国荧屏上连续播出①,人们才会知道安妮·雪莉这个名字吗?我一直为安妮在中国的命运感到不平,正因如此,在一次加方资助的学术考察活动中,我报了去蒙哥马利故乡参观并写介绍文章的计划。不久之后,加方同意了我的计划,我又一次踏上了分别三年的土地。

也许我应该先用些笔墨介绍这位女作家的生平。为了给我的考察活动作些准备,我动身之前仔细阅读了莫利·吉伦(MollieGillen)所著的蒙哥马利的传记《事务的轮子》(The Wheel of Th-ings,一九七六)一书。下面的叙述基本上都取材于这部著作。

蒙哥马利出生于一八七四年十一月三十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丘吉尔成了大名人后,蒙哥马利有点得意地告诉友人,她的生日与这位英国首相的不但同年同月,而且还是同一天!她出生的地点是加拿大最小的省份爱德华王子岛北部一个叫克利夫顿的小村子。她的父亲是个商人,经常在加拿大中部经商,母亲在小莫德(她不喜欢别人叫她露西,宁愿用当中的名字,我后面也将这样称呼她)二十一个月的时候就去世了。莫德只得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她来到卡文迪许,这也是一个小村庄,离她出生地只有几英里。莫德后来写道:“我的童年与少女时代都是在卡文迪许一所老式的农舍里度过的,我家的四周都是苹果园。”莫德对大自然的热爱贯穿了她的一生,也在她的作品中得到强烈的表现,这是与她在海岛上度过的童年生活分不开的。

母亲早逝,父亲经商在外,她没有兄弟姐妹(后来父亲续弦,又生了几个孩子,可是她们与她不亲),无疑有些孤独,她有时会对着碗柜玻璃门上自己的影子诉说心事。不过外公兼任村邮务所的所长,学校就在路的对面,她并不缺乏小游伴与观察社会的对象。外婆是个朴实的农妇,也很爱她,但是不理解儿童,喜欢用僵硬的宗教信条来约柬天真活泼的心灵。莫德后来说:“在物质方面外公外婆对我是很宽厚的,我也是深深感激的,可是在别的方面他们对待我的态度是不聪明的。”她记得有一次她干了一件小小的淘气事情,外婆罚她跪下祈求上帝原谅,要她承认自己是一个坏女孩。这件事使莫德非常反感。在小学校里,莫德也挨过老师的鞭子,原因是她用了“by the skin of my teeth”这个说法,老师认为她不该用粗俗的口头语。莫德后来发现,早在《旧约》的《约伯记》里这个说法就已经出现了②。她为自己遭到这样不公正的待遇而感到气愤。

小莫德九岁时开始写诗,用的是外公邮务所里废弃的汇单。她把写成的一首咏秋的诗献给父亲。父亲看了以后说这不太像诗。莫德喊道:“这是素体诗!”“是够素的。”她父亲说。

莫德十五岁时写的一篇《马可·波罗号沉没记》在一次全加作文竞赛中得到三等奖。这是她根据亲眼目睹的一次发生在海岛北岸的沉船事故写成的。一八九〇年八月,莫德由外公带着来到父亲经商的艾伯特王子城,继母要她帮着带孩子。她不能上学,自然觉得很痛苦。但是她能通过写作把痛苦化解掉。她写了一首四行一节共三十九节的长诗,投稿后居然被一家报纸头版一整版登出来。当时她还不到十六岁。她继续投稿,报纸上当时已称呼她为“lady writer”(妇女作家)了。不久,她的短篇小说又在蒙特利尔得奖。一八九一年,父亲把她带回到故乡,此后,在父亲一九〇〇年去世前的几年里,父女很少见面。莫德幼年丧母,又得不到父亲的抚爱,她作品中经常出现孤儿形象与孤儿意识,便不是一件偶然的事了。

莫德回到爱德华王子岛后进了首府夏洛特敦的威尔士王子学院,一八九四年毕业,得到二级师范证书。在岛上教了一年书后,她又进了哈利法克斯的达尔胡西大学学文学。在大学念书时,她仍不断投稿。有一个星期她一连拿到三笔稿费。

一八九五年七月,莫德得到一级师范证书,她教了两年书。一八九八年三月,外祖父去世,莫德为了不使外祖母孤独地生活,回到故乡。从这时起除了当中不到一年在哈利法克斯一家报馆里当编辑兼记者兼校对兼杂差,直到一九一一年外婆去世,她都过着普通农妇的生活,管理菜园、果园,制牛油烛,做家务事——地里的活由一个表兄帮着干,同时还协助外婆做邮务所的事,如今外婆接班当了邮务所长(至今传记辞典她的辞条里还记载着她担任过“助理邮务所长”这一职务)。但是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莫德都没有停止写作。她仍然不断向加、美各刊物投稿。有时,发表了一首诗只拿到两元钱。有时,编辑会寄给她一幅画,让她根据画意“配”一篇小说。但是她投稿的“命中率”不断提高。

1897年

一九〇七年五月二日,莫德在给友人伊弗雷姆·韦伯写的一封信里说,秋冬写了一本书,在两个月的悬念等待之后总算得到波士顿的佩奇公司的答复,说是愿意接受出版。

其实莫德开始创作这本后来广为人知的《绿山墙的安妮》还是在一九〇四年的春天。它原来是莫德写的一个短篇小说,她把它扩展为一部篇幅不大的长篇小说(合中文二十四万字),到一九〇五年的十月,莫德完成了这一工程。她一次又一次地把它寄给出版社,前四次都只收到一张印好的退稿条,第五次总算收到一封信,里面说审稿者发现作品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并不足以保证能得到读者的欢迎”。莫德沮丧极了,便把手稿扔在壁柜里一只旧帽盒里。她准备闲暇时再把它压成最初总共只有七章的规模,投给某个刊物连载,好换回三四十块钱。

可是一年之后她无意间找出这本手稿,跳着读了一些篇章,觉得写得不算太坏,便重新投寄出去。这一次稿子终于被接受了。

说起《安妮》之所以能写成,还得归功于莫德的记事本,她平时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喜欢往本子上涂上几行。有一天她翻记事本,看到两行不知何时写下的字:“一对年老的夫妻向孤儿院申请领养一个男孩。由于误会给他们送来了一个女孩。”这两行字启发了她,使她开始写小孤女来到一个不想要她的陌生家庭的故事。莫德把“一对夫妻”改成“两个上了年纪的单身的兄妹”,因为单身者脾气总是有点孤僻,这样,与想象力丰富、快言快语的红头发、一脸雀斑的小姑娘之间的冲突就益发尖锐了。小说的第一、二、三章的标题都是“×××大吃一惊”,使读者莫不为小孤女的遭遇捏了一把汗。小安妮也确实因为性格直率、不肯让步与粗心大意吃了不少苦。但是最终的结局还是令人宽慰的。儿童文学作品总不能没有一个“快乐的结局”嘛。

(XOXOXO)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意思,谁有这首歌的中文翻译

{

Will.I.Am

}

是的女孩你知道我们的特别

想跳过电话

给你最好的虽然

想要紧紧抓住你,我们永不放弃。

使你的爱就像被施了魔法,就可以了。

女孩让纠缠不清,就像一个饼干。

业力经典爱孩子放手

女孩,我把你放在tiesto幻”

但是我不会说话的音乐比赛。

女孩你偷走了我的心如一方clefto

蝴蝶在我的肚子pepto需要。

Besmo婴儿给我更多的性虽然

它就像我Geco你的意思

女孩会我停止爱你吗?见鬼,不!

说老实话,我认为你让我在一个十六进制哟。

当我和你都是完美。

当我leavin你打我旁边,说话的文字:

xoxoxo

xoxoxo,打了我,xoxoxo,xoxoxo

{弗格森}

婴儿无论我走

我并不孤独

你让我认识了

你对我的电话

你我的梦想

你在我的屏幕上

你送我x和o

X和O的

亲吻和拥抱、亲吻和拥抱、亲吻和拥抱

X和O的

亲吻和拥抱、亲吻和拥抱、亲吻和拥抱

X和O的

哦(x32)

{

Apl

}

我waitin打电话你的文本哟

我想保持联系像乐高

你的这些气体我的车你我的石油

你和我回去,不错

Every-time我去我想获得更多

Every-time你的人想要关闭

使lovin,你给我就《回声报》

让我哑让我她们被下毒使性虽然

很好,我想给她的像一个展览会

我不希望我的eggo希望。

你的我的第一你我石子

你的我的唯一因为我这样说的

女孩你想要我的心,你需要一枚奖章

"我不会造成现在下哟

当我见到你都是完美

当我走到哪里,我等待你的文章

我想念你,xoxoxo

xoxoxo

女孩你xoxo的嘴唇,xoxo嘴唇。

{弗格森}

婴儿无论我走

我并不孤独

你让我认识了

你对我的电话

你我的梦想

你在我的屏幕上

你送我x和o

X和O的

亲吻和拥抱、亲吻和拥抱、亲吻和拥抱

X和O的

亲吻和拥抱、亲吻和拥抱、亲吻和拥抱

X和O的

{禁忌}

这是美国超级的情歌

对于恋人

为lovey爱爱好者

爱她

需要她

不能离开她

环圈

永远

喜欢她

因为她

结婚戒指

我们没有拉着我的手

做喜欢德芙鸽子,做,做lovey

lovey鸽子

{

Will.I.Am

}

我们在接吻

永久

嘴唇锁定

吻缺缺缺缺吻。

它分解到地上

爱我的亲爱的下来

爱我的亲爱的下来

爱我的亲爱的下来

注解:弗格森=菲姬。禁忌=taboo

法国全国性报纸有哪些

1、《世界报》

法国第二大全国性日报,作为法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该报侧重政治和外交报道,对国际重大事件反映灵敏,内容丰富。

2、《法兰西晚报》

法国一份全国性的日报,创刊于1944年,前身为法国地下报刊《法国防卫报》,该报创刊十周年的时候,发行量超过百万份。

3、《十字架报》

由法国语罗马天主教会创办的日报,以宗教信息为主,主要提供与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家庭、运动等相关的讯息。

4、《巴黎人报》

法国知名报刊,创办于1944年,为小开张的大众报纸,属于阿莫里报团所有。50年代时,《巴黎人报》的发行量达到过90万份。

5、《回声报》

法国最具权威性的经济类日报之一,1908年由斯克雷兄弟创办,该报能比较完整地提供法国财经及国外经济方面的重要信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世界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兰西晚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字架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巴黎人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回声报

关于回声报和回声报官网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